【人物专访】张子康:“元境”中的亮点和新方向
BRIEF DESCRIPTION
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将在水城威尼斯的花园展区和军械库展区向公众开放。本届双年展将由塞西莉亚·阿莱曼尼(Cecilia Alemani)担任总策展人、威尼斯双年展主席罗伯托·西卡托(Roberto Cicutto)主持。
此前,据威尼斯双年展官网公布的消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策展人,将由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助理策展人为孙冬冬,展览主题为“元境”(Meta-Scape),参展成员包括艺术家徐累、王郁洋、刘佳玉以及AT小组。
近日,99艺术网就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的策展思路和展览亮点等问题,对张子康先生进行了专访。
99艺术网: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主题叫“元境(Meta-Scape)”,为什么用这个标题?
张子康:“元境(Meta-Scape)”这一主题最初的灵感来源,部分是源自我曾看过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写给自己弟子汪成为的一封信,在信中钱先生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翻译为“灵境”,意译得相当精妙。
在1994年10月,钱先生在给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等三人的信中再次提到:“‘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同时“灵境”也是完全贴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称谓,因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审美,历来都是讲求意境与灵性的,从古至今对意境的解读也极为丰富。
“元境”中的“元”,既有最初、开始之意,也代表了一种无限的概念,一如艺术创作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当下比较火热的“元宇宙”概念。所以我们想,既然这次展览的作品多与数字化和虚拟技术有关,那么“元境”会是一个比较契合的主题。
99艺术网:“元境”和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之间有呼应的关系吗?
张子康:今年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主题为“梦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该主题来自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所著的一本童书。在这本书中,艺术家描述了生活通过想象的棱镜,被不断重新构想的生动状态。
而中国馆的展览主题“元境”,则更像是从“梦”到“境”的演绎与变体,并与总主题遥相呼应,构成了一种相互连接又互为参照的状态。但关于“元境”的思考的角度和出发点,却与时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截然不同,“元境”更趋向于营造与呈现一种万籁共生的宇宙意识,而非单纯局限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之内。
它思考的出发点是从中国独有的文化脉络与诗性精神出发的:“造境”的目的不是为了建立新的区隔,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正是要超越现实的藩篱界限,重新建立一种普世性的反观自我的方式,以及由此建构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同时,“元境”也是整个策展团队和参展艺术家们从中国现代化的内在经验中,回应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梦想之乳”关于“人类世”“去人类中心化”,以及发现“一个充满可能性的自由世界”等等相关的思想、观念与行动。
99艺术网:本届双年展特别关注三个主题:“身体及其变形的表现;个人与技术的关系;身体与地球之间的联系”,中国馆更侧重于哪个方向?
张子康:这次中国馆展览主题“元境”主要面对当下“人—技术—自然”的人类境况,同时强化一种无限的时间概念。在其中,我们更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作为一种原理性观念,从“元(Meta)”所提示的超越性的时间态度出发,基于中国文脉寻求现代化过程的经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为主要媒介,通过“造境”的美学形式,借由植物、山石等符号形象,在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的关系与呈现中,展现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结构”,讨论人类为未来世界的共存所设定的文明路标等议题。
99艺术网:这次中国馆选择的艺术家,有主要采用绘画媒介来创作的成熟艺术家,也结合当下新技术手段来创作的年轻一代,对此您是如何考虑的?
张子康:这次选择的艺术家年龄包含了60后、70后和90后,参展艺术家使用的创作媒介也不尽相同,参展成员包括艺术家徐累、王郁洋、刘佳玉以及AT小组(由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及科技研究院与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组成)。
身为60后的艺术家,徐累主要采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但他一直在用这种看似单纯的创作方式对“时间的复杂性”——如时间的轮回性、时间的交错性以及时空的移位等问题——进行自己独特的思考与回应。在他的作品中,既有中国传统美学中移步换景式的动态表现,又有西方哲学体系中对于时间概念的思考逻辑,而这种贯通中西的深入思考方式,是与本次中国国家馆的策展理念是非常贴合的。
其他3位(组)艺术家们则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共性,就是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有着比较深入地思考与艺术实践。
王郁洋是70后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形式比较多元,包括绘画、影像、装置、雕塑和综合艺术等均有涉猎。他的创作思考方向涉及人的身体、认知经验、机器与科技、时间的多维度关系等等,并经常 采用并不沉重的表现方式,来塑造自我对于时间的未来性与历史感的独特认知。
刘佳玉是90后的艺术家,她有留学背景,并且对当下最新的艺术观念和技术手段都非常敏感。她在创作中更多采用最新的虚拟和数字化方式,将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图像模式等,生成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且极具想象力的当代艺术作品。
最后,本次参展艺术家阵容中,“AT小组”是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亮点。这个小组的成员都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在央美科技艺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的合作基础上进行创作。AT是英文“艺术”(Art)与“科技”(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小组艺术家成员为:李妍、陈治、管伊铭、陈厚闻、陆飞、彭家园、雷剑豪、刘一晨、闫亮亮。
因为在过去的学术概念中,集体创作是抹杀掉具体个性的代名词。而在当下,随着各种学科与艺术间的多维度交互,很多具有突破性的新想法和概念,是很难通过某个个体的独立工作来完成的。而小组式的创作方式则可以跨越不同的学科,让不同专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并分别从各自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出发,对最新的艺术问题进行探讨,而这种彼此协作的创作方式在促使艺术发展和创新的同时,也给科技提供了更多可供想象的空间。
AT小组的工作模式是:小组成员们主要负责艺术创意,清华大学则主要提供高科技设备与科学观念方面支持,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艺术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而AT小组之后将在中国馆展出的作品《丛林》,便是由艺术家们指导人工智能“创作”完成的。先由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学习认识植物的形象,然后通过视觉方式,把人工智能认知到的植物形象再现出来,这件作品也将为观众们展示出人工智能对植物是如何认知的。
end
99好物推荐
往期精彩 / REVIEW